今天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日子,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时刻,培华园的学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。无论是与国旗合影的灿烂瞬间,还是培华“国庆”学子们的真情告白,都凝聚着培华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。


在培华,4位名为“国庆”的学子,他们的名字承载着特殊的时代记忆,更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担当。
刘国庆:当国旗在培华校园升起时,我总会想起爷爷的话——“盛世来之不易,这名字是刻进血脉的责任。”作为退役老兵的后人,我名字里的“国庆”二字,是爷爷用一生守护的信仰传承:我生于国庆,更要与国同庆;生于盛世,更要为盛世添砖。
如今,我是培华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里敲击代码的追光者。在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的浪潮中,我立志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破冰者——从操作系统内核优化到人工智能算法创新,每一行代码都承载着“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”的使命。我深知,名字里的“国庆”不是符号,而是新时代的冲锋号——在中美科技博弈的赛道上,我们中国青年必须跑出加速度。
当我在智能算法实验室调试程序时,当我在“数字孪生”项目里突破技术瓶颈时,那些在代码中流淌的,不仅是我青春的热血,更是一个民族奔涌的时代脉搏。
贺国庆:在金秋十月的晨光里,我常想起名字里那个特殊的日子——10月1日。父母为我取名“国庆”,既是对新中国诞生的深情纪念,更是将“以祖国为荣、以责任为尺”的期许刻入我的生命基因。
作为护理专业学子,我们的使命就藏在最平凡的细节里:是精准配药时多一秒的核对,是患者疼痛时多一句的安抚,是日夜守护中多一分的专注。这些看似微小的坚持,正是我们护理人对“健康所系、性命相托”的庄严承诺——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,便是为祖国医疗事业添砖加瓦的最扎实贡献。
此刻,站在国旗飘扬的校园里,我更想对祖国说声“谢谢”。作为00后,我们未曾经历战火与饥荒,却真切享受着时代发展的红利。这份“稳稳的幸福”不是理所当然的,来自于祖国的强大。是强大的祖国,让我们能安心读书、勇敢追梦,在护理专业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未来。
我是培华学子贺国庆,愿以专业守护生命,以感恩致敬时代!
周国庆:通信工程专业周国庆的姓名里藏着三代人的坚守——父辈与祖父扎根西部县域,用半生见证祖国从“有”到“强”的飞跃。
站在培华校园的梧桐道上,他说:名字是祝福,更是责任,父母在国庆日为我取名“国庆”,寓意“国之庆典,民之安康”,将家国情怀刻入我的血脉。作为新时代通信人,我愿以专业为桥,在5G基站建设、县域智慧网络覆盖中践行初心,让我的微薄之力化作连接城乡的数字纽带。
今天,我许下双重生日愿望:愿祖国山河永昌,繁荣昌盛;愿自己以三代人为榜样,做西部大地上永不生锈的“螺丝钉”——这便是我作为一名00后青年对祖国最朴素的告白,亦是最炽热的生日献礼。
张国庆:对我而言,“国庆”这个名字,自出生起便承载了一份特殊的归属感。父亲常说,我出生那天,户外飘扬的国旗与举国欢庆的喜庆也涌进了我们的小家。这份与生俱来的、与祖国的深切联结,是父母赐予我最珍贵的礼物。
我理解的“国庆”,是在国之庆典的宏大意象之下,更珍视每一个平凡个体的喜悦与安康。国家的繁荣,其底色正是由无数寻常日子里的温暖与踏实所构成。
我愿成为这盛世中一个安静的注脚,用我自己的方式,去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平和与繁荣。




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,同学们纷纷走向维之图书馆、体育场、教学楼等标志性建筑前,以各种创意方式与国旗同框留念。一张张笑脸在鲜艳的五星红旗映衬下,显得更加灿烂。





与国旗同框的瞬间,是青春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,这抹红,由无数先驱热血铸就,今日,由我辈青年的梦想与奋斗共同守护。在培华的这片沃土上,我们与时代同频,与祖国共振。






此生无悔入华夏,来生还在种花家,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缩影。


此刻,培华校园的桂花开了,香气与国旗的鲜红交织成最动人的秋日诗篇。
让我们记住这些与国旗同框的青春面孔,记住四个“国庆”名字背后的家国故事。
因为,他们的故事,就是中国故事;他们的青春,就是中国的未来。
愿每位培华人,都能在时代的坐标中找准自己的位置,让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!